左边的例子是相对简单的一个例子,一路运行流畅,没有多余的交换步骤。 实际上还可能出现下列情况: 1、角块或者棱块本身就在正确位置上。如果方向正确则阿弥陀佛(还能省事, 但比较少遇到)。 如果方向错误,就需要先将其调出,交换后再归位。 2、缓冲位置的棱块(FR)、角块 (UBL)提前出现在缓冲位置上。 这时可以任选一个未到位的块调到缓冲位置再继续。 以上两种情况主要会加大初期思考的复杂性,并且直接影响奇偶的判断。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。
奇偶校正 可以用 (公式④) x2 来完成,本盲拧教程的方法比较灵活,甚至在刚开始时就可以用自己熟悉的pll 换棱 或 换角公式 解决容易发现的两到三个块,而不用机械的一次解决一个块。能省去很多步骤。当然,前提是不要把自己给弄乱了:)
前期的思考很重要,是成败的关键。执行时只要专注去做,比较少出错。基本上每次魔方打乱后需要恢复的步骤相差不多。统计一下步数,平均为棱块 (11* 12)+奇偶校正 (14+11)+角块 (7*15)=262 用来设定棱块角块到目标位置的步数为 11*1.5*2+7*1.5*2=54
合计 316 步。(呵呵,如果公式很熟练,手法很娴熟的话,1秒转动6次,是可以在1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的)
在实际盲拧中,有一些小的优化: 1、奇偶转换 出现需要奇偶转换的时候(以先还原棱为例),记忆角块就考虑好 上前右 与 上前后块交换之后的情况。还原过程中不出现调整的步骤。 2、增加原地翻棱、翻角的公式,取代原来为解决棱块(角块)位置正确方向不正确而出现的循环。为简化设置的步骤,方便记忆,目前局限于换位公式的对应公式。 比如 上右 + 上左 棱原地翻 上右 + 上后 棱原地翻 上右 + 上前 棱原地翻 左上后 + 右下前 角原地翻 (顺逆反) 3、尽量利用三循环。比如在棱块路线中出现( ** 后上 后下 **) 这样的交换,在设置 l 后,直接用三循环将原后下位置上的块调到缓冲位置。 4、Pll 中 两棱+两角 交换 的公式基本上都能应用到,其中不少能在出现组循环的时候简化还原过程,但出现的频率不高。 5、关于记忆,所有块只记忆一个数字,用不同的发音的方式来区别其正反向。比如 上右 棱块,记忆此位置为 1。 参考色先还原的方法,如果高级色在高级面,即为 1,否则记为 1’。两者可以用不同的发音(比如国语 与 方言) 也可以用不同物体替代的方法。目的是减少记忆量,变20组为20个,实现数字强记,大量缩短记忆时间。 6、此方法的局限在于多块解决。觉得这是优化此方法最重要的出路。不同于先还原色向的方法,因为色向的不定性导致多块解决时设置步骤复杂,容易出错。解决的方法也许是大量增加公式 :)而公式的好坏取决于他能方便解决哪些组合。